暑气拂面,古来端午时节,门前家家繁花。此时,踌躇满志、快马扬鞭的古人们便也可以“一日看尽长安花”。
(资料图)
端午这天,自古就是看遍花开的好时节。 《西湖繁胜录》中就写到了南宋端午时,家家都供奉鲜花的盛况:“(五月)初一日,城内外家家供养,都插菖蒲、石榴、蜀葵花、栀子花之类”。
端午时插花有辟邪驱毒用处,同样也有吉祥安康的象征。常用的 代表花材有艾草、菖蒲、香蒲、蜀葵、石榴、栀子花、萱草、午时红等。人们会在其中任取五种放在门前,古称“五时花”或“午时花”。
酷夏已至,花团锦簇的端午时节,不妨看看史双元教授带来的这本新书——《一日看尽长安花》。
追根溯源才能解诗
在史教授眼中,唐诗富有音乐性和韵律感,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,也是世界文学的璀璨明珠。作为深耕文化多年的“唐诗迷”,史教授的新书非常能够体现自己的专业性。
本书从唐诗入门级别的《静夜思》开始,一路高歌猛进,逐字逐句,步步诠释。颇有一种 “万丈高楼平地起,一砖一瓦皆根基”的意味。
大家都熟知《静夜思》,可以脱口而出“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。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。”如果告诉你,你背的版本和李白当时写的内容并不一样,你作何想?
最早记录李白诗文集的是宋代的刻本。据宋蜀刻本记载,这首诗原文应是“床前看月光,疑是地上霜。举头望山月,低头思故乡。”
史教授认为,从语言风格来看,这首诗语言简单,意象简单,“举头”“低头”不但词语重复,也是偏向儿童类型的动作;加上“看月光”“望山月”,“月”的重复使用,“看”“望”意思相近,词汇量不够, 与其说是诗,倒不如说是童谣、顺口溜。
这首诗传播广泛,可以说是刻在了中国人的基因里。但是,不能因为传播广泛,就将儿童习作当成李白成年后的精品诗。
看到这里,我开始思考:确实,《静夜思》太过烂熟于心,以至于每次提到李白,我们脑海中第一个蹦出来的就是《静夜思》,而不是《将进酒》《赠汪伦》《望天门山》等。会条件反射似的开始背诵“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”,而不是“五花马、千金裘,呼儿将出换美酒,与尔同销万古愁。”
这样的内容,除了休闲解暑,还是一本“穿越必备手册”。让你在端午假期神游到唐朝的同时,掌握与诗词和诗人有关的大量知识。
钩深索隐才能懂诗
这本新书中,掺杂了大量与诗歌相关的历史典故和引用,在解释诗词释义的时候,毫无保留地将你可能看不懂、不理解或者无法联想的内容结合在一起。 揉搓融合,将一首诗解析得明明白白,领读者上升到“钻研”的高度。
以王昌龄的《芙蓉楼送辛渐》为例,相信大家都不陌生。
“洛阳亲友如相问,一片冰心在玉壶。”在义务教育阶段,老师会这样解释:冰心,形容人心地清明,如同冰块;玉壶,玉石制成的壶,在这里比喻纯正的品格,这两句话的意思是, 你到达洛阳以后,那里的亲友如果问起你我的情况,你就这样告诉他们:王昌龄的一颗心,仍然像一块纯洁清明的冰盛在玉壶中。
最后再加一句:并全文背诵。
到这里,这并不能体现出王昌龄内心有多坚定。玉壶玉壶,石壶不行?铜壶不行?金壶也挺好的呀,闪闪发光,还更贵。
像我这样的“文盲”,不懂古人的浪漫,于是史教授花了整整三页的篇幅去介绍 “玉壶之喻”。
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中国人把玉看作是天地精气的结晶,以玉为物质载体的玉文化,贯穿了中华文明史,深深地影响了古人的思想观念。 可以说,凡是夸人,大多要用到玉。
写皇家富贵:雕栏玉砌;夸人漂亮:长身玉立、如花似玉、粉妆玉琢;夸人有才:怀珠韫玉;有才却不出货:浑金璞玉;有缺点但不碍事:白璧微瑕。
就连天上的神仙也不例外,老百姓最认可的天帝叫玉皇大帝,王母娘娘居住的昆仑山是玉器集散地,嫦娥到了月宫,再穷再苦,也要弄个玉兔,达官贵人如遭遇不测,也得叫“玉碎”,听起来倍有面儿。
总之,在汉语中,要夸人,没有一个“玉”字解决不了的。
贾府有个宝贝疙瘩叫宝玉,而贾琏、贾珍、贾环、贾瑞、贾琮、贾琉,无一例外的,都与玉有关。林黛玉题诗:“半卷湘帘半掩门,碾冰为土玉为盆”;探春有“玉是精神难比洁,雪为肌骨易销魂”;薛宝钗有“淡极始知花更艳,愁多焉得玉无痕”;史湘云有“神仙昨日降都门,种得蓝田玉一盆”的句子。
这些诗句未必都是为宝玉而写,而是一种“玉”文化的接受与散发。
平民百姓家的女儿身边也少不了玉簪、玉梳、玉环为伴,取个名字也可以叫玉梅、玉香,实在想谦虚,叫“小玉”也挺好。
经过史教授一解释,我看到玉这个字,也觉肃然起敬。再默念一遍“一片冰心在玉壶”,诗人被贬的冤屈、心中的愤懑不满和自己坚持清白的操守立马跃然纸上; 这既是一封平安信、也是一首明志诗,甚至我也咬紧了牙关,誓要和王昌龄一样坚持操守,好好做人为官。
知人论世才能说诗
如果你要说诗,你就不能只说诗。在这本书中,你会知道,意气风发的少年王勃死于溺水,实在惋惜;杜甫因工作压力大辞去铁饭碗,从此苦难的人民有了代言人;孟浩然并非天生“佛系”,可怜他“躺不平,又卷不赢”。
这些诗人在史教授笔下开始鲜活起来, 有的铮铮铁骨,有的血肉模糊,读者看了都为之动容。仿佛重新回到了伟大唐诗的诞生现场,与当事人感同身受。
总之,这本书是一本非常优秀的解读唐诗的书,不仅有深厚的学术功底,也有生动的文笔和幽默的风格,让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和深入地了解唐诗的魅力和价值,也让我们能够更加欣赏和爱护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。
这个假期 不如就跟着史教授,一起按下生活的暂停键,回到唐朝,感受唐代文人的潇洒与慷慨,在闷热的端午时节,进入不同的古韵世界吧!
点击图片即可购买↑
《一日看尽长安花:伟大唐诗诞生记》
史双元 著
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3年7月出版 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标签: